返回

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弟五十七章 收千古名相为弟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如狼似虎,刀剑如林的曹军,诸葛亮面色不改,淡定地回了一句:

    “我听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

    “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

    “曹公威德加于四海,断不会专程来为难我一个小孩儿。”

    这话答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令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孩童能说出来的话。

    牛金微微一怔,旋即咬着牙,恶狠狠地说道:

    “小子,你今年多大了?”

    “在下光和四年生人,今年十二!”

    诸葛亮如实答道,没有丝毫怯意。

    “……哈哈哈,你一个髫龀小儿,安敢口出狂言。”

    “汝道我宝剑不利否?”

    牛金再次将宝剑在诸葛亮眼前晃了一晃,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气势更加凶猛。

    仿佛在告诉他,我是真的敢杀你,不是开玩笑。

    诸葛亮也感受到了牛金身上的杀气,他眼神笃定,言语坚决: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今日诸位将军闯入我家大门,胁迫我家长辈,亮虽为幼髫,也断无退缩之理!”

    嘶……

    曹仁等将都暗自感叹,这小子果真有点儿骨子。

    难怪李翊专程要来找他,看来不是虚名之辈。

    “……啪啪啪。”

    大堂内传来李翊的掌声,众人望去,李翊笑眯眯地走过来,上前摸了摸诸葛亮的头:

    “小先生,你如此能言善辩,将来是想做苏秦张仪么?”

    这一声“小先生”已经包含了李翊对诸葛亮的认可。

    因为古代不是什么人都敢称先生的。

    李翊作为曹营重臣,称呼他为小先生绝对是赞赏。

    但后面一句话,又带有一点儿挑衅的意味。

    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舌辩之士,而李翊这句话其实是调侃你诸葛亮今天是想像他二人一样用舌头来说服咱们曹兵吗?

    诸葛亮听懂了李翊的话外音,他先是拱手作了个揖,随后答道:

    “禀先生,苏秦张仪虽为辩士,却也是真英雄真豪杰!”

    “苏秦佩六国相印,而张仪则两次出任秦国宰相。”

    “这二人皆有匡扶社稷的大智大勇,绝非恃强凌弱之徒。”

    这话的攻击性就比李翊强太多了。

    李翊最多只是调侃,而诸葛亮这句话就完全成了反击。

    你说我诸葛亮是苏秦、张仪那样的舌辩之士,等于是调侃我只有一张嘴厉害。

    但我告诉你苏秦、张仪都是真英雄真豪杰,你不配看不起我们这样的辩士。

    牛金等人大怒,拔剑在手,厉喝道:

    “小子无礼!”

    敢说我们是恃强凌弱之徒,这换谁听了不生气。

    但李翊却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这,先生息怒,将军息怒。”

    “孔明年纪尚小,不懂事,还请诸公宽宏大量,饶恕他吧!”

    诸葛玄赶紧上前按住诸葛亮的头,向众人道歉。

    他也知道诸葛亮刚才这番话说得太过分了。

    心中更是暗暗叫苦:“孔明啊孔明,你是不是还没搞清楚状况?”

    人家现在是刀架我们脖子上,说剁了咱就剁了咱,你还敢这么说话?

    真是知道自己阳寿额度啊,要不然谁敢这么作?

    而诸葛亮并不是作死,是他清楚,这个时候自己必须态度强硬。

    这些人专程来找自己,肯定不是要加害自己,要不然不必这么兴师动众。

    随便派个将军过来把自己剁了就行,哪需要李翊这样的重臣亲自跑一趟?

    一定是他们看中了自己什么,才故意刁难试探。

    自己若是退却了,说不定反倒会有性命之忧。

    而诸葛亮的推测完全正确,李翊这么做确实是在故意试探他。

    他此来的目的就两个——

    第一,控制诸葛氏。

    第二,带走诸葛亮。

    尤其第二点,诸葛亮虽然已经展现出了成熟的心智与机敏,但毕竟年纪还小,又是一块璞玉。

    有很大的培养价值。

    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李翊从第一开始就已经在培养自己的党羽了。

    现在的诸葛亮就是他将来要重点培养的亲信。

    选中他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诸葛亮能力出众,将来迟早要一飞冲天,位极人臣,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翼。

    第二,诸葛亮人品绝佳,又以忠义为本。

    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嘛。

    培养他为自己的心腹,将来不用担心被背刺。

    李翊可是个极为谨慎的人,从来不会百分百无条件信任一个人,不论

弟五十七章 收千古名相为弟子!(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